学霸为什么各科都好? -pg电子试玩

2009
2023-5-6 11:02 原创

全文分为3部分,5980字。

1.家长须做

2.思维模式

3.学习模式

重点内容已标红。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卓越的人,做好一件事儿,还能做好另一件事,就算不同的领域也是如此。

张小龙能把foxmail做好,也能把微信做好,更厉害的是,他在40岁的高龄学习高尔夫,几年后竟然跑到英国职业配对赛上拿了个冠军。

有的孩子不仅语文好,英语也好,还能做到数学好,物理好,小四门同样好。学霸没有弱科。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概是掌握了把事儿做成、把知识学好的底层规律。所谓底层规律,就是抽象的、共性的、提炼总结出来的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迁移的能力和经验,也因此才能做好一件又一件事儿。

这篇文章,我们从家长和孩子两个方面来聊聊,学霸为啥各科都好?

01家长须做
 

我们不谈“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视野和远见”之类的宏大问题,我们只说,在孩子遇到困难、出现问题时,家长该怎么做?

以语文学习为例,如果语文成绩差,孩子出现厌烦情绪或是不爱阅读、阅读理解丢分多,不能急病乱投医,试试“十步法”——此方法步骤适用解决任何问题。

一调心态。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客观规律。所以,不急、不燥、沉住气,请一定要先处理好情绪,再面对问题。

二理问题。语文考了80分,要进行试卷分析,到底是哪儿丢分严重,是什么原因。了解清楚是怎么回事,弄清原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三定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大目标、小目标,让孩子努努力踮踮脚就能够到,培养学习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比如,一个学期内,听写字词不丢分,默写课文不丢分,从最简单的做起,一点点加深难度。

四列资源。列出解决问题需要的学习资源。信息时代,相信大家手里的各种资源数不胜数,你要做的,是去粗取精,找到适合孩子的。

五拆问题。把问题拆解并细分找出问题的具体发生点。

六定方案。和孩子共同探讨商量,综合大家都能执行的解决办法。方案越具体越好,具体到可以无脑执行,不再花费任何精力和时间去想这个时间做什么,那个时间刷什么题看什么书。

七去执行。方案一旦确定,请坚决执行,不拖延不纠结。

八去改进执行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改善并优化,最终摸索出适合孩子的方法和资源。

九勤总结静心下来回顾之前的八步,总结出经验并以文字形式记录好,建议家长勤写“成长日志”。

十要复盘。复盘孩子的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心态和情绪、方法和资源,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好,总结经验,梳理问题。

作为家长,一定要思路清晰、步骤科学、执行有力,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怕就怕家长“小事斤斤计较,大事指导不了”

02思维模式

核心:思维模式决定了孩子对接受外界信息和环境的理解和反应。

1.框架思维----整体意识

“框架思维”是在学习一门课程、处理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开展一个项目的时候,先把主体结构(框架、环节、步骤)搭建起来(类比盖房,先有图纸,再搭结构最后填砖),制定好事物发展的大体走向和主要步骤,按照这个框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做,不断往里面填肉、填细节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之所以学习的时候,总是一点一点分段式学习,无法把知识点都串联起来,其实是因为缺乏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理念,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也没有搭建知识框架的意识,但是学习效果都是零碎的。

学习中,培养孩子养成“先做框架,再学细节;先整体,后局部”的思维习惯。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有规律、有层次、逻辑清晰、简单明了的东西。

2.复利思维----长期坚持

简单的复利思维运用,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

用复利思维审视那些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在知识上,经验上,技能上,会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扩大。能带来复利的,坚持做;无法积累价值的,早调整,早止损。

给正确的事以时间,它会带来奇迹。

学习中,每天做一点,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听写默写和计算,是学习中最基础、最简单的任务,但往往最基础、最简单的任务却不受重视,不认真落实。很多人都喜欢做一些高大尚的训练,做一些难题,觉得才是学到了“真东西”,才有成就感。如果孩子基础不好,试试做这两项任务,长期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闭环思维----有始有终

学习是一个闭环。一个知识点,从接触、了解到熟练掌握,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用心。学习中的闭环是:

接触(预习)→理解(上课))→应用(做题)→纠错(错题本)→内化(建立知识体系)→完全掌握(考试高分),所有的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学的很累效果却不好,大多是哪个环节掉了链子。

4.转换思维----举一反三

所谓的“聪明”,不是学得有多快,而是擅长举一反三。

有很多家长都吐槽过,老师讲过的题目孩子都会做,稍微换一换形式,就全不会了。那孩子究竟懂没懂?

其实,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某个概念,不代表能够真正懂得在什么时候去应用它,孩子并没有领悟到这个原理适用的场景都有哪些,也就是不清楚这些解题的原理本质是什么,也就是“没学透”。

“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吃透理解旧知识的基础上,当学习一个新知识点,能够调动、运用旧知识去理解,从而与新知识产生链接,形成知识网。

这本身是对之前所学旧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一种考察,或者是对于之前未理解的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认知,是对于新旧知识之间的一种平衡把握,所以对于很多学霸而言,之所以能够举一反三,是因为基础好、学得牢。

03学习模式
 

核心:形成学习闭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成长的核心不是一直“学”,而是“学习-思考-内化-输出(应用)”。

带着孩子踏踏实实的执行这些学习程序,让孩子知道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是怎样的,当把这些学习程序坚持下来稳固下来,学习成绩的提升是一方面,由此形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也是更加重要的一方面。

闭环学习程序:

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总结。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各个环节的重点。我尽可能的写详细写明白,文字看着多,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这么复杂。尤其是家有初中生的,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仔细体会。

小学生的侧重点是培养习惯走一遍这些程序即可,让孩子知道完整的闭环学习程序是怎样的,该如何安排学习,为以后的学习筑基。

初中生的侧重点是掌握知识点一定要把知识点吃透,完全消化,不能有欠账和漏洞。

一、预习

【核心:熟悉了解、找到问题】

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千万不要在预习上花费太多时间。

“知道这里不懂,明天上课讲到这个知识点时我要注意听。”预习的目的就达到了。

1.预习前先复习。

预习与复习是不可分割的,每次预习新课前,先用3-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将上节课的资料、笔记和作业再看一遍——记录的重点、难点或是做错的地方。

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尽量消除遗留的知识盲点、疑难问题,才能更好与新知识打交道。预习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关联性,同模块的知识点可以一起学习,学习知识不要有断层,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是很重要的。

2.做好预习规划。

在预习的时候要做好时间规划,要在书面作业和背诵作业等任务都完成的情况下,再去做预习。

不要顾此失彼,预习毕竟不是“深度学习”,要确保把充裕时间留给复习、写作业等其他重要环节。上课听讲以及课后的作业与复习才是学习的重头戏。

3.无需全科预习。

初中学习任务是很重的,课业量是很大的,所以无须全部科目都做预习,要预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而自己比较擅长或者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就可以舍弃,也可以根据目录和学习内容去判断是否有预习的必要。

4.做好预习标记。

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或资料上做标记,将预习中已经弄懂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标记出来从而在听课时更有侧重点。

比如,用黑笔将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旁打一个钩,这部分内容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即可。用红笔标注预习后仍存在疑惑或者压根儿没弄懂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上课重点去听,特别注意老师在讲解这个概念、定理时的思路和分析。

5.做好阶段预习。

除了每堂课前的预习,可以尝试每个阶段的预习。比如一个大章节或者一本书的预习,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框架梳理出来,重点标注出来。这一步可以放在寒暑假、节假日进行。

二、听课

【核心:提高效率、解决问题】

1.做好课间休息。

很多孩子习惯长期坐在教室里,即使课间也不出去活动,就在座位上闲聊、看书或者趴着睡觉。学习是一件非常消耗大脑能量的事,当大脑能量消耗过多,就容易出现不自觉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运转速度变慢、犯困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听课效率。

课间休息时,一定要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身体,让大脑充分休息,提高神经活跃度。

2.先听后记。

先弄懂知识点,再去整理笔记。尽量减少低头记笔记的次数,尤其是偏理科的科目,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和内容,尽可能多思考。

任何人都做不到45分钟完全专心不走神,上课最重要的是要先听懂老师讲的内容,然后把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课后再整理完整。

3.深入理解。

升入初中以后,一节课上老师会讲很多内容,很多同学听课就局限在“听懂了”和“听明白"这步上,其实当时的“听懂”也仅仅是“听懂”,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掌握,之所以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样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把“听懂”当成了“会做”,这是“直线思维、单一思维“。

想要避免这种问题出现,在上课时就一定得“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元化思维”——是指要去深挖老师的解题逻辑和解题步骤。特别是理科,一道数学题可能会有多种解法,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其他方法为什么不建议?老师在讲这道题时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 ... ...

步步为营,不欠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数理化这三门课的系统性很强,前面的知识不掌握,后面就听不懂、也学不好。

三、笔记

【核心:不要精美,只记对自己有用的】

准备2个笔记本(活页的)。一个是课堂随时记录的,各科都可以记录在这个本子上,方便简洁。上课以听讲为主,笔记可以用符号、标记等形式大概记一下重点内容,记录黑板的笔记时,黑板上老师的记录切忌直接抄写,这将会变成简单的不用脑的抄写作业,对学习毫无帮助。一个是课下整理完整笔记,可每科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思路,自己的难点和疑问,完完全全的详细记录在案。

四、作业

【核心: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

1.先复习,后作业。

在做作业之前,要把当天的课堂内容回忆、快速复习一遍,做作业才会顺手,才能起到巩固知识、练习知识的作用。

每天简短的几分钟复习后再去做作业,学习的效果比直接开始做作业好上10倍。

先复习这个环节,被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忽略——如果是小学生,学习难度不大,不复习就作业,问题不明显。如果是初中生,教材难度加深,学习科目增多,当天学习的课堂内容都没弄懂,就匆匆忙忙做作业,问题会越积越多。

2.限时作业。

写作业的时候,根据作业量和自己的能力水平,限定一个时间,在限定时间内把作业写完。很多同学写作业慢是因为没有时间限制,这样想写到什么时候就写到什么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就比较随意,没有一种紧迫感。

所以,写作业的时候,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把作业当成考试。比如一篇阅读理解,给自己定15分钟,这样就能专心写作业了。

3.独立完成作业。

不要一边看答案一边写作业。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看着答案你感觉你能看懂,这道题就过了,实际上这道题跟没做一样。学习是一件容不得有任何偷懒和投机取巧的事,所以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4.清除一切干扰。

清除书桌杂物,所有杂物统统清理干净,只放台灯和表。放学回家、写作业之前,洗手、吃东西、上厕所、准备文具等等杂事都处理完毕,然后专心写作业。做作业是一个专注的、不间断的,不被打扰的过程。

五、总结

【核心:消灭欠账、巩固强化】

利用周末时间,把一周内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这一步,重点是“输出”。有3种形式:

【语言输出】复述、讲题。

讲的过程,不要原样转述,而要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例子。

一是对概念理解更加透彻,把抽象化具体。

二是所学化为所用。

复述的过程、讲题的过程,哪些地方卡壳,讲不下去;没有形成闭环,即自圆其说,这就是知识漏洞。再回去看书、笔记或者做练习。

【文字输出】思维导图、整理笔记和错题。

课堂笔记,记关键词,大量时间用来思考、倾听。

把笔记记得漂亮、整洁、精美,没啥用,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效率、实用第一。

像物理、生物、化学等科目,整个学期的实验写成小论文,非常实用。

突击学习的方式不叫真学习,因为没有知识内化的过程。

【实践输出】刷题、训练。

一是学完一课,认真作业。

参考第四点“作业的方法”。

二是学完一节,立刻刷题。

每听完一节课,看完一节知识点,一定要趁着热乎劲配合刷题,这是刷题的黄金期,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点。今天学了新知识,不要等到第二天才刷题,更不能等到都学完了再刷题。

三是学完一章,刷综合题。

有时候我们单个知识点都明白,但结合在一起就乱了,所以每学完一章或者学完相互关联的多章后要刷综合题,拿到一道题,首先分析判断清楚出题人要考的知识点,做完题目后,再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单独拿出来重点理解。任何题目都能从课本中找到答案,没有什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书本上没有的。

四是刷精不刷多。

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刷题多的成就感,对于刷过的每一道题都要理解,对于错题更要做好整理以便复习。“刷过”不意味着“刷会”,要保证自己刷过的每一道题都真正弄懂,这样刷题才有意义。有些人刷了上千道甚至上万道题,但刷过后,以前会的会,以前不会的还不会,这就是感动自己式的浪费时间。

刷题,就是练脑。

五是总结归类找规律。

题是刷不完的,但是知识点可以刷完。每刷一道题,都要弄清这道题是考的哪一个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只要刷过的题涉及所有重要知识点并全部弄懂,那刷题这一步骤就算基本完成了。

刷题时千万不要边翻书边刷题或者边刷题边看答案,这种方式起不到加深记忆的效果,也不能把脑海中的知识转化为有效的做题能力。

要先把题做完再对答案,如果做错,先分析原因,对于粗心的错题仔细思考一下里面的弯弯绕,以后碰到类似题要多注意;对于不会的错题,要把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总结成自己的语言记入错题本。

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当孩子进入这个闭环,形成良性循环时,成绩就出来了。

以上。


赞3
收藏8

推荐阅读

12岁
15岁
日志
11岁
日志
6岁
日志
7岁
日志
6岁
日志
12岁
日志
6岁
日志
酥酥猫爱学习
酥酥猫爱学习
2009
作者热门日志
小学语文学习路线规划(一)  赞819 · 收藏6140 · 评论73
谈谈阅读模式及精读书目选择(小学篇)  赞345 · 收藏2825 · 评论39
9岁女娃的2018年阅读总结/阅读记录  赞328 · 收藏2756 · 评论83
语文学习的真正重点——语感和思维  赞299 · 收藏2154 · 评论71
初中学习的建议(一)  赞179 · 收藏1556 · 评论24
相关讨论
 13个回答
 10个回答
 10个回答
 93个回答
网站地图